造车新势力:又要背水一战-ag人生就是博

发布时间:2022-09-29 10:47   文章来源:techweb

在经历了2018,19年的生死边缘后,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的造车新势力过了几年好日子。

造车新势力:又要背水一战

可是,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传统和其他势力推出新车,新势力原本的日子面临着新的变数。

最明显的就是8月份销量下滑,股价从6月底反弹到顶峰后一路下跌部分公司在短短两个月内跌幅超过60%,引发市场对新势力的再次质疑

这一次,与2019年相比,严重程度可能更高。

01竞争加剧

这几天,头部新势力刚刚发布了一款新车,但令人惊讶的是,与以往的火爆相比,这次不仅显得老生常谈,还引来了不少质疑,从设计,性能,到价格依次被攻击。

无独有偶,几个月前发布的号称500以内最好的家用suv的新势力也陷入了舆论漩涡。

不得不感叹形势变得如此之快要知道,就在前一年,都是气势磅礴,都是c位

在销量上,新势力也开始让人焦虑从8月份的数据来看,新生力量似乎已经开始偃旗息鼓反而是一些传统车企和二线新生力量突然赶上,尤其是传统车企,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销量榜

说实话,那些传统车企把诺基亚时刻挂在头上那么久,现在终于喘不过气了他们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非但没有成为汽车行业的诺基亚,反而感觉自己像是七月的一朵花狂想曲

其实,如果你关注一下最近一年多新能源汽车发布的新车型,你就会明白,销量的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传统车企中,比亚迪就不说了是爆炸屏的存在,华为加持的塞蕾斯相继发布了sf5的备选机型——问m5和m7,长安汽车推出深蓝sl03,与华为,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造车,推出旗舰suv——aoui ta,吉利有纯电极氪001,长城也推出了不少以咖啡命名的混动车型,还有东风蓝兔自由侠,梦想家,以及零跑的c01和哪吒s...突然出现如果再加上一汽和北汽,虽然有点扭屁股,但是确实已经有车卖了,那么现在的新能源车确实感觉有点井喷

这些新能源车外观更酷,硬件更多,功能更好而且在宣传方面,他们也了解到新势力的大佬们都是地址不详,似乎没有一个人担心会因为违反广告法而被起诉不管实际体验如何,至少在数量和势头上,他们真的赶上了

这时候很多人才恍然大悟,原来新势力一个月过万的销售神话,只是建立在一个特别简单的前提上:没有竞争对手。

当然,这也体现了新势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这种精神如果放在现在和未来,依然会是不忘自己的主动头脑,而且会不断取得好成绩,这才是真正的牛。

但是他们能证明什么呢。

02比拼内功

我一直在想,汽车行业竞争的本质是什么。

在百年的发展历史中,为什么有些车厂能一步一步生存发展而且有的车厂短命新能源汽车这个新物种,不仅具有传统汽车的机械属性,还具有电子产品的诸多属性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新物种的竞争性

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回到基本。

首先看几个工业国家的汽车轮换情况它最早是德国制造的,后来在欧洲各个工业国家兴起但在20世纪初被美国人超越,到了70年代,美国人被日本人超越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生产二字。

德国最初的汽车生产模式是传统的手工制造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装配师傅带着一群徒弟徒弟负责把零件拿到师傅那里,师傅全权组装可以说那个时代的装配大师是真正的多面手,因为除了他没有别人能做出完整的汽车

汽车工业传到美国的时候,美国人当然是跟着这一套生产流程走的,但是如果只是简单的跟着,估计美国人就要一直跟在欧洲人后面了。

可是,福特创新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改变了一切从芝加哥屠宰场学来的模式在美国汽车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使得生产效率迅速提高这样一来,一辆车所需的工时大大缩短,效率提高,成本降低以福特为例,价格从850美元一下子降到260美元,从豪华到普通人买得起,刺激人们购买,最终形成良性循环

这也是整个20世纪工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逻辑:通过生产工艺的改变,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目的,最终通过销量的提高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成功后,我一度想推广到老牌的欧洲工业国家,但可惜当时欧洲工业国家流行传统的手工作坊风格,接受福特的做法并不是那么容易相反,当时的苏联因为工业基础薄弱,急于发展工业,没有历史包袱,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也比较高这一波教学也为苏联日后的汽车工业腾飞打下了基础,这是后话

美国就这样完成了对欧洲汽车工业的一次超越,杀手锏很简单,就是生产变革。

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日系车开始崭露头角很多人后来总结说,多亏了石油危机,日系车才能拿下欧美市场,因为省油,那时候真香

但我觉得核心问题不在这里,而是为什么日本人能造出省油的车,而美国人不能。

当然,原因已经探索了无数遍日本自然资源匮乏,所以他们的性格就是物尽其用,不浪费再比如日本人有工匠精神,甚至有人说日本人太矮了,不用造那么大的车可是,美国人在这些方面恰恰相反美国人个子高,喜欢造大车美国人崇尚自由和坚韧,所以喜欢开大马力的车,等等

这些肯定是原因,但是日系车取胜的底层逻辑和当年的美国是一样的,就是生产的变化。

美国人在汽车行业被日本人打败后,非常深入地研究了日本人的制胜之道,最后得出了一个在汽车行业非常著名的结论,那就是以丰田为代表的精益生产方式打败了美国。

很多熟悉汽车行业的人都熟悉丰田的生产模式其实是在福特开创的流水线基础上更进一步,或者说是福特量产车型的升级版

福特模式能优化的地方,日本人就给你优化,福特模式能省点钱的地方,日本人就给你省点钱,福特模式没有做到极致的地方,日本人就给你做到极致就是这样,好的地方变好,不好的地方变好,跑了一圈,终于发现形成的优势不止一点点

围绕着产字,汽车工业在三大工业国之间绕了一圈,现在天平又倾斜了。

03为什么特斯拉牛。

伴随着电动汽车的兴起,汽车行业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

很多人在谈论这种变化的时候,喜欢把目光放在电气化,智能化,网络化这些很酷的领域,但无论哪个领域发生变化,其中必然有一个领域的生产发生变化。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生产变革,那就是自动化,或者说智能化,其中特斯拉是大师。

在特斯拉的工厂里,你可以看到很多机械臂在动,而手动部件的数量却大大减少,给人一种非常科技的感觉如果对比传统车厂工人的岗位,真的不得不佩服特斯拉

当然,特斯拉能做到有很多原因。

第一种选择是客观原因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在结构和零部件数量上有很多不同简单来说,电动车的结构更简单底盘充电池,后轮充电机,再加上一些电子电器设备和线路,就搞定了但是,燃油车,仅仅因为发动机的复杂,就能让你瞎了眼从零部件数量来说,电动汽车只有燃油汽车的70%,标准化程度更高,装配工艺更简单,因此可以被更多的机器人取代

其次,是特斯拉的创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一体化压铸在171个车身零件中,只有两个可以用整体压铸代替中间节省的时间,材料,成本都是相当可观的,但是燃油车受限于自身技术,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所有这些生产技术上的创新带来了汽车生产的新革命它不仅是工业4.0的最佳实践,也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典范所以毫无疑问,特斯拉的价格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从根本上说,特斯拉的汽车生产转型是福特和丰田生产转型的升级版特斯拉机械臂代替流水线上的工人,集成压铸继续优化丰田的精益生产

马斯克曾经说过,很多人误解了特斯拉的核心竞争力特斯拉真正的竞争力是产量,也就是说特斯拉可以量产大家都买得起的电动汽车

这种想法和当年的福特,丰田如出一辙,而其他新势力则把大部分心思放在营销上,比拼谁的宣传口号更吓人,谁的吹牛水平更高显然,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现在还不清楚

毫无疑问,这一次特斯拉的转型,将汽车生产的核心竞争力带回了美国。

04结论

说了这么多,还是想把电动车引入国内,尤其是新势力。

其实新势力最大的短板就是生产先不说新势力有没有汽车生产资质就算有,也需要补上很长一节课才能勉强追平特斯拉

设计一辆车不难,多请几个设计师和工程师就行了,但是要把这些设计师和工程师的图纸变成实车,已经是一道坎了如果要量产,有成本要求,会有无数的坎它涉及工厂,设备和工人,以及原材料,备件和供应链能力

说到这里,你明白为什么那么多ppt车最后什么都没做了吗。

但是,如果你突破生产,你可以洗一洗,睡一会儿。

目前新势力在这方面的能力差得很远,这也是传统车企在新势力吹上天的日子里一点都不慌的原因,因为他们心里太清楚,自己拥有真正的核心资源,比如产能,销售渠道,ag人生就是博的售后服务,供应链等,而且都是一样的,除了设计图纸和时序

现在,传统车企不再躲在幕后看热闹相反,他们真的走到前台,与新势力面对面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似乎新生力量又要来最后一搏了如果他们不及时改变策略,先发优势很快就会丧失

当然,作为当年从死里爬出来的新生力量,如果能不断创新,弥补自己的不足,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也不是不可能。

推荐阅读

574
网站地图